长期以来,充电桩数量不足、布局不完善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在更下沉的县乡市场渗透率的重要原因。相比纯电车型在特大城市和大型城市动辄40%以上的渗透率,县乡仅为20%左右,而这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释放。
为促进乡村新能源汽车发展,过去三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走过了十个省,发布了六批下乡车型目录,涉及近200款新车,超400万辆的销量规模。下一步,新能源车市场能否开辟新的增长空间,继续保持高增速,答案或许就藏在“县乡”里。
当下,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坚定提速下沉市场建设,将充、换电网络深入到更多的地区。日前,蔚来汽车就发布“加电县县通计划”。按照计划,2025年6月30日前,将实现充电县县通,同时完成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14个省级行政区,超过1200个县级行政区的换电县县通。
无独有偶,近日华为数字能源也携手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携手打造高速综合能源示范线,以其最大600kW充电功率,加快打造高速公路高质量充电网络。
笔者认为,充电网络本质上仍然是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第一痛点,是汽车电动化的产业底座,也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好这张网,不仅会提升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同样也会繁荣本地的产业和生态。那么,结合现实考虑,充电产业链企业该如何进行下沉市场的布局和运维呢?
首先,以实际场景为驱动进行投建、铺设与合作。乡村新能源车市增量在即,理应适度超前建设,抓紧补齐建设短板。但实际情况是,乡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私桩充电功率还大多在3.5kW至7kW之间,具有高功率占有率低、高空置率、低电量贡献的特征。此外,乡村地区的电网网架相对薄弱,供电路径较长,普遍存在低电压、需要桩前钢钎接地等问题。
在上述场景,建议企业引导家庭用户参与充电桩共建、共享,在县乡核心位置布局充电网络的同时,推广用户自持家用充电桩。具体设施运行形态方面,农村庭院充电比公共充电更为方便实惠。光伏系统与充电设施相结合可以提高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减轻电网负担,减低系统的综合成本,真正保证桩体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其次,从技术和产业角度来看,光伏+储能+汽车充电模式具有“电力自发自用,增强电网韧性,实现削峰填谷”等优势,光储充产业与农村的市场环境、基础条件充分匹配,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下乡的比较理想的方案。
据此,未来车网与电网必然融合,充电桩企业应具备车网双向协同的技术储备和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乡村充电的新生态,做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动者。如在县乡区域企事业单位内部有序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结合当地公交、出租等运营车辆电动化进程,优先投建专用充电场站并面向社会车辆开放使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