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8月底监管层提出“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后,基金公司开启了新一轮ETF布局。
从最新上报的产品情况来看,公募ETF布局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跟踪细分行业的主题ETF越来越多;二是中小公募纷纷入局,ETF不再只是“头部游戏”。
业内人士表示,聚焦细分指数打造差异化优势,的确是未来ETF的发展趋势,这种策略可能会给中小基金公司带来更多弯道超车机会,但由于布局成本和细分行业容量等因素,基金公司依然要面对收益和成本问题,以及同质化下的产品策略创新问题。
13只细分行业
ETF接连上报
数据显示,9月以来一共有10家公募上报了13只ETF申请。华夏基金上报了3只,易方达基金上报了2只,其余8家公募分别各上报1只。从产品类型来看,最新上报的ETF已不是此前常见的主流大类指数ETF,更多是跟踪某行业下面细分行业的主题ETF。
此外,永赢基金和华夏基金上报的沪深港黄金ETF,跟踪的是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该指数46只样本股自由流通市值约为7577.45亿元。鹏华基金上报的核能ETF,跟踪的中证核能核电指数,50只样本股流通市值为5567.32亿元。此外,景顺长城基金上报了机器人产业ETF。若把时间拉到下半年以来,还有基金公司上报过航空出行主题ETF、氢能主题ETF等产品。
鹏华基金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刘嵚表示,从ETF发展趋势而言,聚焦细分指数ETF方向打造差异化优势,不失为另辟蹊径的方式。通过新能源、金融、消费、科技、医药、碳中和等多种行业指数集群,来打造跨市场指数平台,可以满足投资者多元指数投资需求。
发展势头迅猛
放眼全市场存量ETF,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传统规模指数ETF占据着规模优势,但行业主题指数ETF有着明显的数量优势。在细分主题ETF竞争上,近年来中小公募陆续入局,开始与头部公募同台竞技。
根据数据,截至9月6日,全市场830只ETF总规模为1.83万亿元,其中667只股票型ETF总规模为1.27万亿元,占比为69.05%。股票型ETF分为规模指数ETF和主题指数ETF,前者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等超大规模的ETF,目前172只产品的总规模达6063.51亿元;后者包括鹏华中证中药ETF、银华光伏ETF等细分行业指数ETF,目前总规模虽然只有4100.60亿元,但数量却达到了383只。
进一步看,在这些细分行业布局中,出现了不少中小公募的身影。根据数据,截至目前,布局ETF的中小公募约有20家,既有西藏东财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弘毅远方基金等小型公募,也有永赢基金、民生加银基金、中金基金、海富通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鹏扬基金等偏中型公募。比如,除了上述海富通基金上报汽车零部件ETF和永赢基金上报沪深港黄金ETF外,西藏东财基金还在今年4月和去年8月分别成立了西藏东财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和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ETF。
“ETF近年发展势头迅猛,2023年依然是大年,但各家公司的布局策略有所差别。”某中小公募相关人士对
记者表示,相比其他种类产品,公募ETF依然有很大增量市场空间,会给中小基金公司带来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很早就入场的大公司遵循的是“全产品”策略,主流宽基与细分主题ETF都会布局。后期入局的中小基金公司,更多是遵循细分赛道化策略,尽可能在某个小的细分领域抢占先机,比如中药和半导体。从这几年情况来看,这类细分行业ETF在行情配合情况下,往往能很快实现规模增长。
成公募必争之地
虽然细分行业ETF是各大公募必争之地,但由于布局成本和赛道容量等因素,中小基金公司依然要面对收益与成本问题,还有同质化下的产品策略创新问题。
南方某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公募在ETF上难以形成优势:一是ETF产品本来费率就低,加上系统开发迭代等成本,会给中小公司带来经营压力。二是ETF费率比主动权益基金低,基金公司主要是靠规模来薄利多销,规模小的ETF很难实现盈利或者盈利周期较长。
另外,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王帅表示,目前A股主要的ETF覆盖已较全面,大规模布局已基本结束。未来可能会有新标的或产品出现,但可能只是零星的、随行情变化而产生的新主题或新方向。王帅认为,未来A股以外的,包括海外资产、另类资产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特殊结构的主动ETF、增强ETF、含有衍生品结构的ETF可能成为引领ETF的创新方向。除产品外,ETF另一发展方向是组合化和策略化,在ETF布局区域完备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产品成为新话题。
不过,目前已入局的中小公募依然表达了乐观预期。某家近年刚开始布局ETF的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内ETF的规模相比较发达市场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但发展ETF是要提前“占坑”的,尤其是细分行业或主题ETF,布局时间晚的话,先发优势就被占领了,所以ETF发展的先发优势很重要。
该人士还表示,ETF的投资者本身有着较好的投资基础,对他们来说,ETF是“大股票”般的存在,他们的主要目的不仅仅为了取得超越比较基准的相对收益,更多是通过这种工具性产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实现他们的交易需求,“近些年随着资本市场扩容和投资者专业化程度提升,和追随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去买基金相比,更多成熟的投资者越来越青睐于通过自主选择工具型产品来做投资交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